冰川


科普专题 & 冰川
冰川的“户籍”——冰川编目

众所周知,在极地和许多高山地区分布大大小小的冰川。这些冰川数以万计,为它们登记造册变得十分困难。但是,冰川是气候变化最敏感、最直接的信息载体,冰川的进退显著影响着海平面的升降,而且冰川储存着世界近七成的淡水资源,深刻影响着淡水资源的利用。因此,登记全球冰川的信息并且监测它们的变化是一项意义重大的事。好在,冰川个体所具有的地理学信息和物理学特征,例如地理坐标、高程范围、规模大小等等,几乎就是它们独...

2019-06-26 17:31:27

查看详情

新疆首次举办冰川科普图片展

3月17日,由新疆科协和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联手打造的以“关注日渐消逝的人间净土——冰川”为主题的科普摄影展,在新疆科技馆开展。这是新疆首次举办以冰川为主题的科普图片展。主办方为参观者送上一场科普摄影的视觉盛宴,让人们去了解冰川变化的现状,去感受冰川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新疆是我国重要的冰川分布区之一,共有冰川18311条,冰储量约2623.47立方千米,约占全国冰川总储量的46.8%。受气候变暖、人类活动增强...

2019-05-28 16:43:53

查看详情

触摸百万年前冰川的记忆

在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的第四纪冰川基岩冰溜面遗迹旁,坐落着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它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一座建在第四纪冰川遗迹旁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这座陈列馆始建于1989年,而毗邻博物馆的第四纪冰川基岩冰溜面遗迹则在1954年被发现。当时,我国地质学家李捷在永定河引水渠北侧山坡上发现一块辉绿岩,上有明显的第四纪冰川擦痕,后经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鉴定确认为冰川擦痕。据了解,该冰川擦痕形成于距今300万~200...

2016-12-02 16:10:22

查看详情

青藏高原黑碳气溶胶的来源研究取得新进展

黑碳是由化石燃料和生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是仅次于CO2的大气升温因子,具有强烈的吸光性。当黑碳气溶胶沉降到冰冻圈表面(如冰川、积雪、海冰等)后,能够降低雪冰表面的反照率,加大雪冰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进一步加速冰冻圈消融,对区域气候和水循环带来影响。青藏高原毗邻南亚黑碳高排放区,已有研究也发现南亚的黑碳气溶胶能够跨越喜马拉雅山被传输到青藏高原内陆地区。然而,南亚黑碳气溶胶的跨境传输通量和传输途径还未有...

2018-02-02 14:53:51

查看详情